在欧盟对中国启动电动汽车补贴调查,和双方针对以巴冲突等立场僵持不下之际,第24次中欧峰会近日在北京登场。这是中欧峰会4年来首次恢复以面对面的形式举行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钓鱼台国宾馆,中方高层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。
冯德莱恩与米歇尔
在会面中,中方表示,中国和欧洲不应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,也不该因为彼此不同的政治体系而陷入对抗。中国愿意将欧盟视为关键的经济和贸易伙伴……对此,冯德莱恩则呼吁解决欧盟与中国之间的“不平衡情况和分歧”。米歇尔则表示,欧盟希望促进欧洲价值观,包括人权和民主。
在这场会面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冯德莱恩还表示,“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,将决定欧盟与中国的关系。”显然,欧盟方面试图通过这次峰会来向中方施压,进而在俄欧之间“二选一”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实际上,去年中欧在线上举办的峰会,双方就曾因为“中国拒绝表态谴责俄罗斯”一事陷入僵局。而对于这次中欧峰会,美媒认为,中国虽然在努力改善与欧盟的关系,但更有可能是在贸易和外交上进行战术调整,基本上不大可能做出重大的战略转变。其实,美媒这番话,基本上说得八九不离十。
中欧在没能举行面对面会议的这4年,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先是疫情,然后是俄乌之间持续不断的冲突,再加上如今加沙的战火。对于中国而言,中欧关系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动荡之后,已经倒退了一大步,归根结底是因为欧盟对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偏见和误解,对中国保持猜疑与距离。
当然,这也是因为长期以来欧盟对美国亦步亦趋,在很多方面缺乏自主权所致。在这种情况下,欧盟自己“有病”,显然不能让中国“吃药”,中方已经多次强调过对俄乌冲突的中立立场,几乎不可能再正面回应“谴责俄罗斯”一事。
俄总统普京
巧合的是,就在中欧峰会举办当天,俄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办的一场投资论坛上表示“中俄关系非常有成效,今年双边贸易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。”随后第二天,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11个月,中俄之间的进出口总值,已经达到2181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7%,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的规模,提前达到官方规划的年度标准,也意味着双方从2018年突破1000亿美元,到今年突破2000亿美元,只用了5年时间。
俄罗斯还是中国的众多主要贸易伙伴中,今年唯一有两位数以上百分比增长的国家。例如,今年1到11月,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444亿美元,同比缩减16.3%,中国与欧盟贸易额缩减了7.6%、与美国贸易缩减12.2%、与东盟也缩减了5.3%。此外,中国与日韩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贸易缩减。在这种背景下,中俄之间的贸易增长格外引人瞩目。
俄罗斯海参崴商业港口
值得注意的是,在今年早些时候,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表示,考虑到当前的形势和“朋友”的表现,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,中俄贸易额就会达到3000亿美元。就在11月下旬,俄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在访华时表示,今年中俄的贸易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,而双方原本计划在明年才达到这一目标。照现在这个发展速度来看,到2030年,中俄贸易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。
实际上,中俄双方也正朝这个方向来努力。仅在11月,中俄双边贸易额就飙升至215亿美元,创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新高。其实,中俄之间的贸易额飞速增长,并不是偶然的,而是建立在两国经济实力提升、双边关系健康稳定、经济互补性增强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之上。随着中俄双边关系的不断加强,中俄贸易额的增长,必将继续保持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态势。
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如果欧盟非要中国在俄欧之间“二选一”,那么中方能给出的回应就是给普京再加1000亿的贸易额。实际上,中方也对中欧贸易抱有希望。毕竟,欧盟作为一个组织,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。去年,中欧贸易总额约为8500亿欧元。
中方始终认为,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、并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,理应进一步深化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如今,欧盟将中国定位为“伙伴、竞争者和制度挑战者”,中方显然是不满意的,但目前欧盟还很难做出积极回应。但总体来看,中欧这次的会谈重点会放在经贸领域的平衡与互惠,以及在气候等全球问题上达成共识,依然有助于为中欧关系加热。
另外,在美国明年将举行大选的大背景下,万一到时候拜登被特朗普击败,那么欧盟现在不如像美国一样,及时调整对华关系,为明年可能失去美国这个靠山后“拥抱”中国,留一步活棋
发表评论